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食 品 與 營 養

食 品 與 營 養

人為什麼需要吃東西﹖最直接了當的答案,當然是為了維持生命。俗語說,民以食為天,可見吃東西是一件多麼重要,多麼重大的事情,從最消極的層面來講,食物就是為了維持生命必須吃下去的東西。
以生物學的詞彙來說,營養,就是生物體為了維持其生命完整及身體機能而必需由其環境中攝入所有必須物質的行為,因此營養是一種基本命現象;也是生物體的本能。
生物學上「營養」的定義,其實蘊含著比消極的存活更為積極正面的意義,那就是維持完整的生體機能Briggs與Calloway(1984)在其所著作的營養學教科書上明白指出,對人類而言,營養就是經由適當的攝取食物達到健康(optical health)與生理調適(physical Fitness)。所謂最適健康與生理調適。除了不生病以外。還要有最佳的身心狀態、疾病抵抗力以及工作能力與表現,(performance )甚至壽命等。營養,就是經適當攝取食物,以達最適合健康狀況與生理調適。

營養學為探討食物與健康關係的科學。
食物中可以1. 提供能量2. 建構維持或修補體組織3. 調節生化代謝或生理功能之成份稱為營養素。身體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敷所需者方為必須營養素。保健食品包括依營養學觀念所設計之食品以及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成份指食物中具有特定促進健康效能之非必須營養素成份。這些成份在降低疾病危險率、促進健康品質方面可能具有相當的貢獻。因為是來自日常生活中具長久消費歷史的食品,功能性食品一般被認為應具有安全性。但製成非傳統食品型態的製劑時,消費劑量可能遠超過經由日常食品所能攝入之劑量。此時必須嚴格考量及評估安全性、功能性成份之鑑定、作用機制,與生體可獲率等研究,及功能性食品開發之基礎。而功能性食品之標示與訴求,需賴營養研究法,而非藥物發展之臨床試驗法,來加以驗證。積極建立具有高專一性與靈敏度之健康促進人體功能指標,為進行這些驗證之先決條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