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癌症篩檢說明

癌症篩檢說明

癌細胞本身會分泌一些分子,因此我們可以從血液中篩檢這些分子,在癌症尚未產生明顯症狀前,來推估癌症的存在與否。以抽血方式來篩檢癌症,是目前較方便、迅速、舒適的方法。且可依受檢者需要,選擇多種的癌症篩檢,在一次檢查中完成。減少受檢者的時間浪費,並避免接受過多侵襲性的檢查,如組織的病理切片,內視鏡或X光的大量暴露等等。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癌症篩檢項目,有:

● AFP (α-Fetoprotein,甲型胎兒蛋白):與肝癌最常見,而睪丸癌、卵黃囊癌也會相關。此外,肝硬化及某些良性肝臟病變也會導致AFP上升。

●CEA(癌胚抗原):與結腸、胃、肺、胰、乳房、卵巢、頭頸部腫瘤有關。需注意有些非癌症的情況也會引起CEA的升高,如:抽煙、腸胃道發炎、胰臟炎、消化性潰瘍、肝臟疾病、乳房纖維囊腫等。

●CA-199:與消化道腫瘤如胰臟癌、胃癌、肝膽系統癌症、結腸直腸癌及婦科癌症有關,需注意有些良性狀況也會導致CA-199上升,如胰臟炎、膽囊炎、膽管炎、肝炎、肝硬化。

● CA-125(卵巢癌、婦癌篩檢):與卵巢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腸胃腫瘤、肺癌有關。需注意某些良性狀況可能引致CA-125上升。如肝硬化、子宮內膜異位、輸卵管炎、子宮肌瘤、胰臟炎。

●PSA(攝護腺特異抗原):與攝護腺癌或攝護腺發炎、肥大有關。

第一次的癌症篩檢異常,並不能武斷地認為一定是癌症,請勿驚慌。
如上所述,有某些良性疾病或組織發炎也會導致篩檢值異常上升,故需進一步鑑別診斷。癌症篩檢主要的意義在於早期診斷與預防,由於癌症的致死率極高,而生命是無價,故在預防的考慮上,就算每一百人只篩檢出一人是真正的癌症,仍屬值得。
癌症篩檢的另一重大效益是作為追蹤檢查。透過不同時間(篩檢值正常時,一般為一年或兩年後)的追蹤。若篩檢值有異常升高的現象,則需針對該項目進一步檢查。而到底該隔多久再檢查,則視個人病史、家族癌症史以及篩檢數值高低由醫師專業判定。

檢康檢查的目的除了早期診斷外,更重要的目的在於預防疾病的發生。檢查項目的異常,是一種警訊,提醒我們注意個人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環境污染是否已造成身體的傷害。若能因此改正實踐健康生活,才是杜絕疾病的最佳良方,也是健康檢查的最終目的。

沒有留言: